长势良好今年冬油菜产量或增
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冬油菜生长情况总体良好,后期若无异常天气出现,冬油菜整体有望出现面积略升、单产持平、总产略增的格局,但地区之间会有所差别。
冬去春又来,又到了一年一度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每到此时,我国长江流域各地到处是一片油菜花的海洋,今年冬油菜长势如何,种植面积、单产以及市场走势又会怎样,这些都是农民、油脂加工企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比较关注的,也是业内人士关心的焦点话题。
天气理想长势普遍良好
据布瑞克咨询了解,今年入春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天气均无出现异常情况,各地气温总体呈现逐步回升的良好态势。目前为止,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在15℃左右,部分地区气温在20℃,同时降水也非常适中,对油菜的生长十分有利,没有出现像去年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的情况,而长江上游地区平均气温已回升至20℃,总体来看,今年的天气情况要好于往年。
良好的天气带来冬油菜长势普遍良好,由于冷空气活动逐步减弱,
目前长江上游的云贵川地区菜籽已开花,菜籽株高均在1米以上,而云南、四川部分地区因降水偏少,处于干旱状态,不过大体与去年情况相类似,其中云南玉溪地区菜籽有望在4月中旬开始收割,预计总产在1万吨左右。
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菜籽均已处在分枝阶段,菜籽株高在0.4~0.6米之间,预计再过15~20天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菜籽将集中进入开花期。另据当地的油菜种植户介绍,由于今年的气温回升速度较往年快,因此,我国多数地区今年的冬油菜开花期较往年提前,其中湖北平均较往年提前4~5天,江西平均较往年提前8~9天。
比较效益或致面积回升
据布瑞克咨询实地了解,冬小麦和冬油菜同属于冬季作物,在我国长江流域均大面积种植。
首先,由于冬小麦相对适合面积集中的平原地带种植,便于机械收割,而我国长江流域大部分属于丘陵地带,机械收割作业难度大,加之目前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总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因此,从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种植、管理和收割等环节上来看,若不考虑机械收割的因素,大多农户还是选择种植油菜为好。
其次,长江流域各省都有夏季种植水稻的习惯,因在种植油菜后的地块比种植小麦的地块土质要肥很多,平均每亩地可减少化肥开支80多元,出于种植成本的因素考虑,大多农户也愿意选择种植油菜。
最后,从上年小麦和油菜的种植效益看,以湖北、安徽两省的调查为例,两省农户上年油菜亩均种植纯收益均比小麦高,其中安徽受访的农户上年油菜纯收益比小麦的优势更突出,主要是目前小麦单产很难提高,而油菜单产提高空间相对较大。目前湖北小麦和油菜的种植比重为3∶7,而安徽小麦和油菜种植比重为4∶6,鉴于种植油菜的比较优势,布瑞克咨询认为,2013年我国冬油菜的种植面积有望略高于去年,其中湖北预计增加8%左右,江西、湖南预计增加5%左右,安徽预计增加3%左右。
传统种植阻碍单产提高
通过布瑞克咨询的调查了解,由于目前安徽、江苏等地农户大多采用移栽方式种植油菜,尽管费工费时,但产量却很高,菜籽平均亩产为200~250公斤,个别田块可达300公斤以上。而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两地,农户大多采用直播方式种植油菜,尽管省工省时,但产量却不高,平均每亩仅可生产菜籽150~180公斤,最高也不到200公斤。所以,种植油菜方式不同,产量自然也不一样。
虽然今年我国冬油菜种植面积预计比去年略升,但由于各地种植油菜的方式不尽相同,管理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加上目前种田已不是多数农民惟一的挣钱门路,因此,在科学种田、精心管理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鉴于目前我国油菜种植单一分散、手段传统、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特点,短时期内靠天吃饭的格局仍然无法改变。在此情况下,要想在菜籽单产上有所突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综合分析,布瑞克咨询认为,2013年在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有望回升而单产难以提高的背景下,后期长江流域若不出现大的异常天气灾害,今年的冬菜籽总产量有望比去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会很大,初步预计比去年增加40万吨左右。因此,未来1~2个月长江流域的天气状况如何,是最终决定我国冬油菜产量能否增加的关健性因素,提醒市场人士对此引起高度关注。
冬去春又来,又到了一年一度油菜花盛开的时节。每到此时,我国长江流域各地到处是一片油菜花的海洋,今年冬油菜长势如何,种植面积、单产以及市场走势又会怎样,这些都是农民、油脂加工企业以及政府主管部门比较关注的,也是业内人士关心的焦点话题。
天气理想长势普遍良好
据布瑞克咨询了解,今年入春以来,我国长江流域天气均无出现异常情况,各地气温总体呈现逐步回升的良好态势。目前为止,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气温在15℃左右,部分地区气温在20℃,同时降水也非常适中,对油菜的生长十分有利,没有出现像去年气温忽高忽低、温差较大的情况,而长江上游地区平均气温已回升至20℃,总体来看,今年的天气情况要好于往年。
良好的天气带来冬油菜长势普遍良好,由于冷空气活动逐步减弱,
目前长江上游的云贵川地区菜籽已开花,菜籽株高均在1米以上,而云南、四川部分地区因降水偏少,处于干旱状态,不过大体与去年情况相类似,其中云南玉溪地区菜籽有望在4月中旬开始收割,预计总产在1万吨左右。
同时,长江中下游地区菜籽均已处在分枝阶段,菜籽株高在0.4~0.6米之间,预计再过15~20天时间,长江中下游地区菜籽将集中进入开花期。另据当地的油菜种植户介绍,由于今年的气温回升速度较往年快,因此,我国多数地区今年的冬油菜开花期较往年提前,其中湖北平均较往年提前4~5天,江西平均较往年提前8~9天。
比较效益或致面积回升
据布瑞克咨询实地了解,冬小麦和冬油菜同属于冬季作物,在我国长江流域均大面积种植。
首先,由于冬小麦相对适合面积集中的平原地带种植,便于机械收割,而我国长江流域大部分属于丘陵地带,机械收割作业难度大,加之目前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总的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因此,从冬小麦和冬油菜的种植、管理和收割等环节上来看,若不考虑机械收割的因素,大多农户还是选择种植油菜为好。
其次,长江流域各省都有夏季种植水稻的习惯,因在种植油菜后的地块比种植小麦的地块土质要肥很多,平均每亩地可减少化肥开支80多元,出于种植成本的因素考虑,大多农户也愿意选择种植油菜。
最后,从上年小麦和油菜的种植效益看,以湖北、安徽两省的调查为例,两省农户上年油菜亩均种植纯收益均比小麦高,其中安徽受访的农户上年油菜纯收益比小麦的优势更突出,主要是目前小麦单产很难提高,而油菜单产提高空间相对较大。目前湖北小麦和油菜的种植比重为3∶7,而安徽小麦和油菜种植比重为4∶6,鉴于种植油菜的比较优势,布瑞克咨询认为,2013年我国冬油菜的种植面积有望略高于去年,其中湖北预计增加8%左右,江西、湖南预计增加5%左右,安徽预计增加3%左右。
传统种植阻碍单产提高
通过布瑞克咨询的调查了解,由于目前安徽、江苏等地农户大多采用移栽方式种植油菜,尽管费工费时,但产量却很高,菜籽平均亩产为200~250公斤,个别田块可达300公斤以上。而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湖南两地,农户大多采用直播方式种植油菜,尽管省工省时,但产量却不高,平均每亩仅可生产菜籽150~180公斤,最高也不到200公斤。所以,种植油菜方式不同,产量自然也不一样。
虽然今年我国冬油菜种植面积预计比去年略升,但由于各地种植油菜的方式不尽相同,管理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别,加上目前种田已不是多数农民惟一的挣钱门路,因此,在科学种田、精心管理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鉴于目前我国油菜种植单一分散、手段传统、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特点,短时期内靠天吃饭的格局仍然无法改变。在此情况下,要想在菜籽单产上有所突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综合分析,布瑞克咨询认为,2013年在我国油菜种植面积有望回升而单产难以提高的背景下,后期长江流域若不出现大的异常天气灾害,今年的冬菜籽总产量有望比去年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会很大,初步预计比去年增加40万吨左右。因此,未来1~2个月长江流域的天气状况如何,是最终决定我国冬油菜产量能否增加的关健性因素,提醒市场人士对此引起高度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