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洽会签约538亿,新产品是其魅力所在

发布日期: 2015-09-08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中国粮油网
字号:
分享至:
  金秋九月,天高云淡。
  
  9月6日,“第十八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农洽会”)在驻马店市盛大启幕。4800多家国内企业,以及来自美、俄、法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家境外农产品加工企业的20000多名客商参展。
  
  开幕当天,硕果累累。本次展会共有173个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进行签约,签约金额538亿元,其中1-5亿元以上项目98个,5亿元以上项目20个。
  
  与时俱进的“国字号”盛会
  
  驻马店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因历史上设皇家驿站而得名。驻马店区位优越,承东启西,贯南通北,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正中”的美称。驻马店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国家和省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素有“中原粮仓”、“中州油库”、“芝麻王国”之称。
  
  “今年农洽会的名称又有点小变化,由年份改为届别,叫作第18届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农洽会。”多年参与大会筹备组织工作的市农业局副局长李栓紧介绍。这一次更名给了农洽会一个“成年”的名分,农洽会18年来在变化中走向成熟,它的名称也在不断的改变。
  
  1997年,驻马店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以此为契机,驻马店地区行署于1998年12月14日承办了“首届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经贸洽谈会”,从此拉开了农洽会的大幕。
  
  “第一届合作会是在驻马店火车站广场举办的,那时候整个市区都非常热闹,我在会上还买了不少东西呢。”说起第一届东西合作会,家住市区的退休老干部陈建国记忆犹新。
  
  此后每年的金秋,农洽会都会在驻马店如期举办。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从最初只有中小企业参加,到如今享誉国内外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业展会,农洽会从一个踌躇满志的少年“长大成人”,并以538亿元的签约金额献礼自己18岁生日。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农洽会的办会理念也在与时俱进。农洽会的四次更名很好地诠释了驻马店人办会理念的变迁。
  
  2008年洽谈会更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暨东西合作投资贸易洽谈会”,农产品加工业开始成为大会主题。
  
  经过两年发展,2010年更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其市场化、专业化和品牌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随着会议盛名的远播,有越来越多的国外参展商入会。2014年,农洽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向展会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至此,农洽会成为我国目前唯一一个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题的4A级盛会,完成了从“名不见经传”到“国字号”盛会的华丽转身。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其基础。到2014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57万个,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8.48万亿元。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借助政策的东风,今年的农洽会也引入了“互联网+”的主题。要在数量规模的基础上实现质量的突破,就需要通过“互联网+”把产业链、价值链等引入农产品加工业。
  
  信息化是今年农洽会的亮点之一,重点增加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交流和举办“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高峰论坛,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研讨农产品加工业电商平台建设、发展模式,推动产销对接;在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网站的基础上,再申报注册“中国农加工洽谈会服务交易平台”,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发布中国农加工洽谈会信息,为境内外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跨境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产品交易等服务。
  
  刚刚落成的电子商务产业园,也在今年的农洽会上作了推介。阿里巴巴·驻马店产业带累计上线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企业突破350家,线上交易额达3700万元,日均访问量突破4000人次,带动线下交易突破2亿元。中国网库“电商谷”、北京醋溜科技“楚楚街”、京东商城、当当网、苏宁易购豫南分拨基地等相继入驻,“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新优势正在逐渐显现。
  
  新产品新机械“诱惑”满眼
  
  世界上,种芝麻最多的地方是中国,驻马店的平舆是中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种花生最多的地方是中国,驻马店的正阳是中国花生生产第一大县;种香菇最多的地方还是中国,驻马店的泌阳是中国香菇生产第一大县……驻马店太厉害了!”开幕式一结束,参会领导和境外人士到会场的展厅巡展,美国驻华大使馆农业高级专员戴维一边拍照,一边感慨地说。
  
  三万多平方米的展厅,展出的国内外农产品及农业机械不计其数。台湾展厅琳琅满目的水果干、平顶山展厅马铃薯馒头等,引得老外们发出感慨:“不仅小麦面可做馒头,马铃薯面也可做馒头;推广开来,将是解决地球人吃饭大问题的‘馒头革命’。”
  
  安阳展厅展出了传说中的“亚麻芥油”,一整天都被人群包围。陈晓华副部长、王铁副省长看后,点头称赞。“传说中的亚麻芥油,我终于见到了!”泰国农业与合作社部合作社促进局局长奥帕特·克兰伯特看见亚麻芥油兴奋地表示,“这种油,以前一直是苏联宇航员、飞行员的食品。”
  
  “其实,亚麻芥的俗名就是荠荠菜,亚麻芥油就是荠荠菜油。”该油的生产工艺研发人——汤阴县农业局局长杜树旺透露:亚麻芥油其实已在我国悄悄问世,目前,安阳和内蒙古各种植了1000亩荠荠菜。
  
  展会上,首次亮相的芝麻播种机、芝麻收割机引得众多客商驻足观看。“芝麻播种机,去年已获国家专利;芝麻收割机,专利正在申报中。”驻马店市康健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修铭解释说:这两种机器的研发人叫张大伟,国家专利局翻遍世界各国的研发资料,发现驻马店的张大伟研制的芝麻播种机和芝麻收割机,在世界上尚属首创。
  
  “今年的这一盛会,开成了‘中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兴奋地说,许多新产品、新机械在这一盛会上最先亮相,这也是该盛会的魅力所在。
  
  至6日夜,两万多名客商仍在农洽会上进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贸易和洽谈。“参加这样的盛会,能够洽谈成一批项目,对接成一批技术,发布一批成果,提高一个层次,形成政府搭建平台、平台聚集资源、资源服务产业的良性互动模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局长宗锦耀表示,中国农加工洽谈会,现已开成了最受人欢迎的“国字头”盛会,它已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调整的“转化器”,企业发展的“孵化器”,产业升级的“提升器”。
  
(本文根据公开报道整理)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