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阳菜籽油试水“轻众筹”

发布日期: 2016-06-07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粮油市场报
字号:
分享至:
       44岁的重庆市云阳县栖霞镇人邬前坤开了20多年杂货店,最近不小心成了镇上的名人。原来,他的杂货店搭上互联网快车,把自家约288升菜籽油卖到全国,销售额比传统线下销售多了近一倍。更重要的是,政府看到邬前坤的“闯劲儿”,帮助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负责栖霞镇农特产资源的整合和电商渠道的开拓。这下,他成了镇里的电商带头人。
   
       副食店成了“购物基地”邬前坤与互联网的结缘要追溯到半年前,之前,40多岁的他从来没有网购过。农村电商、佣金返点、京农贷……这些词汇对他来说很陌生。他的副食店已经经营了20多年,从分销渠道进货,再把商品卖给镇上的居民,这才是他熟悉的模式。
   
       “大家都说网购好,什么稀罕东西都能买到,有时候还能捡耙活。我们一把年纪了,也想赶赶潮流。”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邬前坤加入京东乡村推广员的队伍。最初,他并没有像其他推广员一样热
       衷于拼单凑单、分享促销信息,最多在APP上充点手机话费。
   
       如此“内敛”引起了京东云阳县乡村主管付文的关注,他主动联系到邬前坤。原来,邬前坤认为电商对他的副食店生意没有太大作用。“老邬,网上可以让大家享受更正宗、更低价的商品,不仅不会冲淡你的线下生意,还能帮你拓宽客源。”付文说。
   
       这番话让邬前坤陷入思考,他开始尝试凑单满减,主动开展活动吸引新客户。不到两个月,他的微信群里就聚集了20多家同行从业者,一些年长的顾客开始请他帮忙代购日用品,甚至有人专门到他的店里咨询网购技巧。邬前坤的副食店变得人来人往,不仅副食店的业绩提升了,他通过领取推广提成,还额外收入了近千元。
       网售菜籽油销售额翻倍邬前坤的转变被大家看在眼里,县里听说他的事情后,也来到栖霞镇一探究竟,鼓励他把本地土特产推销出去。
   
       如何把云阳的土特产推销出去?邬前坤对这件事特别上心,他家有10余亩地种植了油菜花等农作物,几十年来,父母一直坚持耕种土地、亲手榨取纯菜籽油,每逢镇上赶场就拿去卖。“你家里的农副产品现在好卖吗?”当付文问起来,邬前坤第一时间想到家中的菜籽油,但他从来没想过菜籽油还能在网上销售。
       这时,京东西南乡村业务部的岳文哲也在考虑如何在农村试水一把轻众筹。所谓轻众筹,是指众筹支持人数在200人以内,支持金额在2万元以内的小型众筹项目。
       京东西南乡村业务部、当地政府、邬前坤几方一拍即合,菜籽油成为京东乡村体系的首个轻众筹项目。
       
       4月5日,“支持30元,买一次小时候的味道”轻众筹项目上线,该项目一上线便受到很多人欢迎,短短一周内浏览量突破一万人次,最终获得200人的资金支持,累计筹集资金5450元左右,大约能保证288升菜籽油的生产销售,这比在当地的传统线下销售额增加了近一倍。
   
       开公司成电商带头人初战告捷,这种模式帮助邬前坤解决了农资难题以及“农产品走出去”的困局,实现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业的叠加效应,更与地方政府携手打造了云阳菜籽油的名片。如今,邬前坤成为了栖霞镇的电商带头人,镇政府帮他注册了一家公司,专门负责镇里的农特产资源整合和电商渠道开拓。
   
       “我一直在农村经营杂货店,进货渠道层层下来,到客人手中的价格已经比成本价贵了一倍。互联网经济时代,我们更得多学习,给自己的事业一个新机遇、新转折,让乡里乡亲得到真正实惠!”邬前坤说,希望借助电商,让更多村民买到划算商品,也让更多外地人买到云阳土特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