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她无畏辛苦,时常奔波;她敢想敢做,敢打敢拼;她放弃城里优越的工作,怀揣返乡创业梦想;她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她致力于新型现代农业发展,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她就是江伟琴,衢江建东家庭农场创始人,农业里的“铁娘子”。
春光明媚的三月,在衢江区杜泽镇万亩水生蔬菜基地,一望无际的茭白苗迎风摇曳。走进建东家庭农场,只见16个白色高标准大棚沐浴在阳光下,给春日里的田野增添了一抹亮色。种植菌菇的大棚里,一股菇香味扑鼻而来,一个个带着“帽子”的小白菇悄悄探出了头,几个菇农们动作娴熟地忙着采摘,一派繁忙景象。
在菇农们的眼里,江伟琴是个干事创业的奋斗者。2007年,她辞去了城里的导游工作,回乡与丈夫一同投身食用菌种植产业。但江伟琴从未接触过农业,而且所学专业也与农业相差甚远。但她敢于尝试,不怕吃苦,一边创业,一边抽时间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种农业知识技术培训。通过努力,2014年江伟琴考上了浙江农林大学的经济学本科班,2018年成为衢江区唯一一个浙江农艺师学院在职研修生。虽然跌跌撞撞、起起伏伏经历了很多坎坷,但凭借着她敏锐的思维、创新的头脑、开阔的眼界,短短几年时间,她便完成了从一个“门外汉”,到菌菇种植行业“佼佼者”的华丽转变。
在镇干部的眼里,江伟琴是个发展农业的实干家。为了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新发展理念”,江伟琴开始思考农业发展的转型路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江伟琴得知茭白叶含有丰富的营养,可以替代部分棉籽壳和木屑生产食用菌。在当地镇政府与农业农村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江伟琴与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合作,利用当地“万亩茭白基地”的茭白秸秆资源,变废为宝,成功探索出“茭白秸秆-食用菌-基肥还田”和“茭白套养小龙虾”的多种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并探索出通过乳酸菌发酵处理废弃茭白叶变为牛羊青贮饲料,甚至让茭白叶成为海创外汇出口手工艺品的原材料,每年至少可消耗6500吨茭白叶,既解决了茭白叶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的问题,又实现了农业生态循环发展。
在百姓的眼里,江伟琴是个致富路上的贴心人。2013年,一场轰轰烈烈的生猪养殖整治行动攻坚战在杜泽镇打响,但随之而来的不养猪后养殖户的出路问题也困扰着大家。为了帮助养殖户转型,江伟琴便组织开展了“以菌换猪”“猪棚改菇棚”活动,并组建了现代化的培训教室,免费把在外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传授给他们,帮助养殖户顺利实现了转型、转产。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赚到钱,江伟琴又利用本地的好山好水,带领农民着手发展高山蔬菜,利用自身多年来积累的人脉资源,向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场推销家乡的高山蔬菜礼盒,并得到广发认可。而这一“认可”便激发了大家从思想根源上改变“政府要我致富”到“我要主动致富”的行动转变。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15年的农业路,江伟琴有说不完的酸甜苦辣,但奋战在农业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不干就别干,要干就干好”的承诺,从未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