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不济华北霉变玉米销售成难题

发布日期: 2012-05-31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粮油市场报
字号:
分享至:
         2011/2012年度东北玉米播种面积大幅增加奠定了年度内玉米整体供应充足的基调,然而,在宏观经济欠佳、国内饲养业及玉米深加工行业整体疲软的情况下,“霉变超标”一剂猛料却将华北玉米推上风口浪尖的焦点位置。
  
  欧债危机持续蔓延、美国经济恢复乏力、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在国内外宏观形势整体低迷的经济环境下,国内玉米市场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改变。2012年国内玉米供应面并无明显缺口,然而,华北霉变玉米何去何从成为人们追逐的热门话题,也成为未来国内玉米市场走势的不确定因素之一。
  
  聚焦:霉变问题浮出水面
  
  2011年秋,国内玉米再获丰收,连续几年维持紧平衡运作的玉米市场“松了口气”,在宏观经济走弱的环境下,更多行业人士并不看好后市行情,上年玉米高开高走、各方抢购的局面并未出现。东北产区收购活动持续清淡,华北市场虽然价格走高,但水分迟迟未降,贸易量明显不足。然而,至2011年底,中储粮东北收购的“枪声”响起,似乎给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东北玉米贸易量价齐升。彼时,中储粮高价入市被视为推动东北玉米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
  
  2012年春节过后,产区各地贸易活动陆续恢复,东北贸易商“抢滩”河北,华北玉米因价格优势明显而大量流向销区饲料企业,成为当时的市场热点,这波行情的出现似乎显示出华北玉米的“越俎代庖”之“心”,也将市场关注焦点空前地移至华北。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关于华北玉米霉变超标、毒素超标、与销区饲料企业需求不符的声音频频传出,不少华北玉米甚至遭遇被遣回的尴尬。华北玉米霉变问题渐渐浮出水面。
  
  进入5月份以来,华北市场玉米价格上涨劲头明显不足,甚至出现逆市降价行情,这让进行短线购销的基层粮商陷入卖留两难境地:卖了肯定赔钱,不卖担心再降。且随着气温的持续上升及冬小麦收获期临近,基层粮点出售存粮的最后期限即将到来。而从事大规模收储的粮库面对当前市场行情的疲弱也犯起迷糊,对后市行情信心松动。导致今年华北玉米命运如此“不济”的最大因素,即是华北玉米的霉变问题。
  
  2011年秋华北玉米上市后购销活动迟迟未能展开,最能代表市场活跃度的大型粮库收购活动一拖再拖,推迟至春节过后才陆续开始,且收购量明显不足,其最大原因就是华北玉米水分过高,无法满足收储需求。如今,销区到货的华北玉米因霉变问题被拒的消息频传,华北玉米霉变问题越来越引发市场各方的关注。
  
  调研:霉变问题确属事实
  
  华北玉米霉变程度究竟何等严重,是事实?是炒作?大量的华北霉变玉米后期将销往何方?今年持续低迷的深加工行业能否消化数量庞大的霉变玉米?华北霉变玉米与东北优质玉米后期是否会出现冰火两重天的命运?带着诸多疑问,5月中旬,中国玉米网深入华北玉米主产区的山东、河南、河北,实地考察华北玉米霉变情况,解开关于华北霉变粮的谜团。
  
  霉变是如何形成的?调研的山东、河南、河北玉米主产区霉变严重程度整体高于往年,霉变率之高、霉变粮范围之广、对市场影响之大近年少见。据了解,造成今年华北玉米普遍发生较重霉变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华北玉米成熟期及收获期持续降水,造成部分玉米收获前在穗上已经发生霉变。而进入冬季,华北地区阴雨雾霾天气不断,给依靠自然晾晒方式降水的华北玉米干化造成不利影响。进入春季,天气回暖、气温持续上升,高水分玉米未能及时降水,最终导致大量玉米发生霉变。
  
  虽然往年华北晾晒玉米与东北烘干玉米相比,霉变率也相对偏高,但像今年这样全区域大范围的高霉变情况仍属少见。
  
  霉变率到底有多高?虽然今年华北玉米普遍霉变偏高,但不同地区具体霉变程度仍有区域差异。在调研中发现,河南中北部的新乡、开封、周口、安阳、濮阳地区玉米霉变最高,普遍在10%~20%之间,个别高霉变区域霉变率甚至达到或超过30%;山东境内聊城茌平以南地区玉米霉变偏高,多在10%~15%,个别高达近20%,而聊城以北地区玉米霉变率多低于南部地区,在5%~8%之间,个别高达10%左右;河北境内除南部邯郸地区霉变较高,普遍超过10%以外,邯郸以北的邢台、石家庄、衡水、沧州明显偏低,多在3%~8%之间,且霉变率低于2%的优质玉米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以往华北地区玉米品质以河北最佳,河南玉米因其地域、土质、天气等因素所致,霉变率及毒素含量偏高。今年虽然华北玉米整体霉变明显高于往年,但传统的地域差异仍旧较为明显。
  
  已上市霉变玉米流向哪里?今年华北玉米的霉变问题对华北粮源的购销产生明显阻碍。12月份至春节前是华北玉米传统集中上市阶段,而去年春节前,虽因气温低,尚未出现大量霉变玉米,但水分的持续居高不下已影响华北玉米上市进程,华北粮源整体销售进度缓慢,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6日,华北地区整体玉米销售进度为40%,而2010年同期数据为53.55%,同比明显偏慢。
  
  其间,华北各地粮库及大型收储企业绝大多数未启动收购活动,市场收购主体单一,以深加工企业收购为主,其中偏低水分及霉变玉米更多流向淀粉企业,不符合淀粉企业收购标准的粮源除部分留存在农户手中外,多发往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的酒精企业。
  
  虽然春节过后,华北玉米(尤指河北粮源)因其明显的价格优势,曾一度吸引南方销区饲料企业和东北贸易商纷纷前来抢购,但高水分、高霉变使这波火热在短短数日后便快速终结,成为“昙花一现”。
  
  霉变玉米余粮还有多少?虽然去冬今春华北玉米因水分及霉变问题销售推迟,但经过34月份的集中购销,至今华北玉米余粮已经非常有限。通过了解发现,华北地区目前农户售粮活动陆续接近尾声,部分粮质偏好、销售进度偏快的地区农户售粮多已结束,但各地具体销售进度存在一定差异。河北玉米品质最佳,虽然上市最晚,但销售进度最快,目前整体余粮一成左右;山东销售进度略慢于河北,有八成多;河南玉米销售进度最慢,省内北部略快,在八成出头,而偏中部地区多在七成多,慢于北部地区。销售进度快慢与霉变优劣成正比,河北玉米霉变率最低,销售速度最快;河南玉米霉变率最高,销售速度最慢。
  
  目前华北地区粮源除农户手中少量余粮和深加工企业部分库存外,多数集中在中间贸易环节。作为基层贸易商的各地粮点,目前尚有部分存粮,但整体数量不大,多是近期少量收购集中起来的存货,近期华北玉米价格趋弱,粮点出货积极性不高,而农户手中余粮不足,粮点收购陆续停止。当前贸易环节存粮“大户”为各地国储库、外资企业及大型民营企业,各地大型收储主体多已库满停收,近期已有国储库积极出库劣质粮源。
  
  探析:霉变玉米销路何在
  
  后期华北霉变玉米会否因销路问题拖累包括东北优质粮在内的全国玉米价格走弱?华北霉变玉米最终又将何去何从?后期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将如何发展?笔者分析认为,虽然宏观经济环境和供应面都显示了后市国内玉米市场难现去年整体大涨行情,但今年国内玉米市场华北玉米普遍霉变超标导致东北优质粮提前入关,供应南方销区及华北地区饲料企业需求,加速了东北优质玉米的消化进程。
  
  尽管去年底今年初养殖业疫情频发,导致大批仔猪死亡、生猪存栏量下降,但是,去年养殖业利润丰厚,众多流动资本涌向养殖业,催生一批新增规模性养殖企业,导致今年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增加,年内饲用玉米刚性需求持续上升。
  
  今年饲用玉米需求刚性增加已成事实,但华北玉米的霉变超标导致华北玉米在饲料行业无人问津,饲料企业多选择高价采购东北优质玉米。
  
  虽然小麦替代的增多补给了部分优质粮需求,但目前小麦替代配方多已成熟,继续提高替代比例空间有限,东北优质玉米刚性需求增加局面难改,这也是促成东北优质粮高价难求而华北霉变玉米销售难、东北优质粮与华北霉变粮价格倒挂的主要因素。
  
  据了解,目前华北玉米霉变率仍普遍明显偏高,远超饲料企业(尤其猪料生产企业)限制要求。虽然目前贸易商手中存有一定数量低霉变优质玉米,但数量很小,市场供应能力有限。去年养殖业快速扩张,优质玉米需求量明显增多,而今年东北玉米提前近半年时间进入华北及销区饲料企业,前期消耗量明显大于往年。
  
  鉴于当前东北优质玉米供应趋紧、华北玉米霉变超标、饲养业优质粮源需求旺盛、深加工行业整体欠佳,后期东北优质玉米和华北霉变粮价格或将出现涨跌逆向发展行情。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