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涨不过农资价惠农收益被缩水

发布日期: 2012-07-16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粮油市场报
字号:
分享至:
   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600个农户的小麦生产成本调查结果显示:虽然2012年国家对小麦最低收购价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由于农资价格的持续过快上涨,使今年国家惠农政策的实际效果被缩水。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种粮比较效益低的问题需引起高度关注。
  
  被调查农户2012年种植每亩小麦的生产成本为539.4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物资费用为225.9元,比上年增20.8%;农机作业费用提高,生产服务支出133.7元,比上年增1.6%;人工成本179.8元,比上年下降4.0%
  
  物资费用的大幅上涨是推高生产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被调查农户2012年种植小麦亩均种子费用51.1元,比上年增加8.8元,增长20.9%;化肥155.4元,比上年增加26.8元,增长20.9%;农药17.1元,比上年增加2.2元,增长15.0%。由于亩均投入的种子、化肥数量基本稳定,所以物资费用增加的原因仍是农资价格上涨引起的。
  
  生产成本增加使惠农收益严重缩水。2012年全省夏粮平均亩产为395.8公斤左右,依照2012年小麦最低平均收购价每公斤2.04元匡算,今年全省农民种植每亩小麦的总收入为807.4元,比上年增加74.2元,增长10.1%,扣除539.4元的生产成本再加上46元(600个被调查农户种植小麦实际每亩得到的补贴)种粮补贴后,种植每亩小麦的收益是314.0元,比上年增加40.7元,增长14.9%
  
  虽然今年种植小麦收益比上年有所增加,实际上这个收益是被严重缩水的。从今年小麦生产成本及收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每公斤小麦最低收购价比上年增加0.16元,在单产水平比上年提高5.8公斤的情况下,今年每亩小麦应增加收入74.2元。而由于今年种植小麦的亩均生产成本比上年增加了33.5元,致使每亩小麦的实际生产收益增加额只剩下40.7元。由此可见,粮农因粮价提高所得收益的45%被增加的生产成本所抵消。
  
  尽管粮食收购价格在逐年提高,但种粮成本的连年增长,使得农民种粮收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按本次调查结果每户种植5.1亩小麦计算,2012年河南农民户均种植小麦的生产收益仅为1600元,比2011年我国农民工月均工资2049元还低22%,真是“辛辛苦苦忙一年,不抵一月打工钱”。
  
  近些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用柴油等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直接导致种粮成本的增加,大大抵消了种粮补贴和粮食价格上涨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农民种粮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因此,应继续健全农资服务体系,加大农资市场价格监管力度,控制农资价格过快上涨,同时,加快土地流转速度,提高种粮规模效益,继续稳定提高粮价,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