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豆粕:一个月猛涨13%

发布日期: 2012-07-02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CCTV《经济信息联播》
字号:
分享至:
   一个月猛涨13%豆粕持仓量创新高
  
  下面把视线投向大豆市场。进入六月,豆粕价格的猛涨吸引了各路资本,其中豆粕主力合约1301,由最低价格每吨3060元,已经涨到近期最高点每吨3538元,上涨458点,涨幅高达13%,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同豆粕涨势如此猛烈,豆粕的上涨对大豆上下游生产又造成了哪些影响。
  
  621日,端午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豆粕合约总持仓攀升至233.3万手,这是自豆粕上市以来最高的持仓记录。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也就是本周一,豆粕再次创出了年内高点每吨达到了3538元,短短一个月时间,豆粕的期货盘面价格上涨了13%.
  
  上海东证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李想告诉记者,现在看来豆粕还是一个最强的品种。通过期货的盘面不难看出,豆粕主力合约1301成为了本月农产品的领头羊,而相关联的农产品期货包括大豆、豆油、玉米、小麦等农产品均呈现出上涨态势。分析认为,本月农产品的猛涨行情,主要是因为本月中旬美国农业部公布南美地区农作物遭遇大面积干旱、外盘价格持续走高。
  
  上海东证期货农产品研究员李想告诉记者,豆粕和国际市场接轨会更紧密一些,国际市场动起来,国内市场最先启动的还是在豆粕。
  
  本周五,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最新大豆种植面积和季度库存报告显示,美国大豆面积7608万英亩高于预测的7557万英亩,表面看报告显示了利空因素,可是在美国时间本周五的最后交易日,美豆截至收盘仍上涨1.4%,一方面受到欧盟峰会新推出的经济刺激计划影响,另一方面,进入今年6月份南北美地区受到严重的干旱影响,没有明显降雨,而进入7-8月份,农产品期货还是以炒作天气为主要题材,分析认为,后市豆粕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开工少库存低六月豆粕现货价格高位运行
  
  豆粕期货价格6月涨势凶猛,相关联的现货价格也是水涨船高。施大欣所在的新台食品加工厂,在大连地区是一家小型的豆油生产企业,他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前企业就已经关门不生产了,由于当时原料成本过高,生产出的豆油和豆粕在终端市场上需求量非常少,尤其是豆粕,下游的饲料企业根本不上门采购,大量积压在仓库中。而且当时市场上豆粕现货价格只有2800元左右,成本价格查不多在2850元,企业无利可图,干脆就关门歇业。
  
  大连新台食品有限公司油脂加工厂厂长施大欣告诉记者,大型的油脂企业也是控制产油量,有许多油脂厂都没有开工,豆粕的库存量也不是很大。
  
  专家表示,通常一吨大豆提炼后17-18%为豆油,除去2%左右的杂质,剩余的80%为豆粕。而豆粕主要用于饲料生产。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跟踪监测显示,到2011年底我国大豆压榨能力已达到1.15亿吨/年,按照当时5500万吨的大豆实际压榨量计算,平均开工率不到50%,减产或停产状态较为普遍。今年以来豆油加工企业的大面积停产致使市面上豆粕现货量开始萎缩,从而推高了豆粕现货价格。
  
  大连新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成军告诉记者,现在下游的养殖业需求上来了,豆粕价格就开始往上涨。
  
  截止到627号,豆粕现货价格已经从月初的3400元涨到了每吨3490元,看着市场上豆粕价格的持续上涨,大连、南京、广州等主要的油料生产企业都开始提高了开工率。同时,从事豆粕生意的贸易商也告诉记者,随着全国油厂开工率的逐渐恢复,后市很可能出现豆粕价格回落的可能。
  
  大连泽普天维经贸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张秀明告诉记者,美豆涨得好,期货就涨得好,现货抓住这个利好的冲击也往上涨,但是成交不是很好,但是价位在往上涨。
 
  相关文章:天气炒作升温豆粕将延续强势(中国证券报)
  
  六月份以来,大连豆粕期货展开了一轮凌厉的上涨行情,并且创下了自去年2月份以来新高,本轮上涨的基础源于强劲的基本面,而天气炒作则是引爆点。在未来供需趋紧背景下,天气炒作升温,而78月份又值美豆关键生长期,后者易涨难跌;大连豆粕自身基本面在三季度有望趋于好转,这将支撑其维持强势格局。
  
  美豆易涨难跌
  
  美国农业部6月份供需报告显示,2011/12年度美豆库存消费比为5.63%,已处于历史偏低的水平,而由于南美大幅减产,且大豆销售进度远高于往年同期,目前巴西现货供应偏紧,可供销售的量已不多,这从近期巴西大豆升贴水大幅上涨中亦可印证,则大豆市场份额将转至美国,从而加速未来几个月美陈豆出货,从近期美豆出口销售数据来看,亦明显高于往年同期正常水平,因此11/12年度美豆出口量仍存在上调的可能,则其库存会进一步趋紧,从而对旧作大豆形成支撑。
  
  对于新作而言,美国农业部6月份供需报告将美豆库存消费比降至4.29%,这也是自1965/196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不过美农业部对于新作的单产预估为43.9蒲式耳/英亩的历史次高水平,而由于受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美豆优良率持续下滑,上周为56%,这也是近24年来同期的最低水平,且目前产区土壤墒情不容乐观,这也意味着即使后期有降雨,美豆单产恐也难以达到美农业部预估的43.9蒲式耳/英亩,目前已经有部分机构开始下调美豆的单产预估,后期新作产量遭下调的概率比较大,则未来供应会进一步趋紧,这将对美豆新作构成强劲支撑。供需趋紧,配合天气炒作,同时未来两个月将迎来关键生长期,美豆易涨难跌。
  
  连豆粕中期向好
  
  由于进口大豆到港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整个二季度港口大豆库存趋于上升,预计7月份港口大豆库存将达到700万吨以上的历史高位水平,而当前豆粕消费受到畜禽养殖不景气影响,需求增速有所放缓,因此短期国内豆粕仍存有一定压力;不过中期来看,自身供需会逐步趋好,三季度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会维持偏低水平,港口大豆库存于7月中下旬见到顶点后预计将趋于下滑;而从目前的畜禽存栏来看并不差,豆粕需求尚可。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五个月,饲料产量累计同比增加23.59%,而下半年又是豆粕的消费旺季,需求在三季度预计会出现季节性好转,自身供需趋于好转的预期将对国内豆粕市场构成支撑。
  
  综上所述,美豆供需预计将进一步趋紧,而目前高温干燥天气持续,对美豆生长构成较大的威胁,优良率持续下滑,天气炒作升温,而78月份美豆面临关键生长期,市场会维持较高的天气升水,因此美豆后期易涨难跌;而国内豆粕由于三季度大豆到港量的下滑以及需求季节性好转,自身供需面将逐步趋好,这将支撑国内豆粕市场维持强势格局。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