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干旱引发全球粮食危机警报

发布日期: 2012-07-20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中国粮油网
字号:
分享至:
        随着美国5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把大宗农产品价格推至创纪录高点,世界正在面临一场粮食危机。
  
  昨日玉米和大豆价格飙升,超出在30个国家引发粮食骚乱的2007-08年危机时的最高水平。小麦价格虽然尚未达到创纪录水平,但五周来已上涨50%,超出2010年俄罗斯实施出口禁令之后的价位。
  
  美国干旱引发的震荡,将远远超出其国境范围,影响到从埃及到中国的消费者,因为美国供应全球近一半的玉米出口以及相当大一部分大豆和小麦出口。
  
  某家贸易公司的一名高管表示:“我从业已经有30多年,这显然是我见过的最恶劣的天气,也是我遇到的最糟糕的供给问题。就连2007-08年的危机也不能与之相提并论。”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全球策略师大卫纳尔逊(DavidNelson)表示:“当前(美国的收成)灾难是实实在在的,而2008年农作物价格飙升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投机推动的。”
  
  2007-08年,价格飙升引发了从孟加拉国到海地的粮食骚乱,全球挨饿人口超过10亿。经济学家指出,当前大米以及(在较小程度上)小麦的供给相对充足,抑制了价格上涨,而大米和小麦是全球最贫困人口的主食。
  
  但美国农业部(USDA)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格劳贝尔(JosephGlauber)辩称,当前的局势比2008年“好得多”。“价格比较高,这一点毫无疑问。但2007-08年时,小麦严重匮乏,而我现在没有看到这个问题。”
  
  “拯救儿童基金会”(SavetheChildren)首席执行官贾斯廷福赛思(JustinForsyth)表示,粮价上涨很可能对全球最贫困人口产生放大的影响。他说:“很多人生活在边缘。天气干旱、粮价高企使很多人陷入绝境,从勉强糊口到朝不保夕。”
  
  上周,美国农业部调低了玉米收成预期,降幅达25年来最高纪录。美国自1956年以来最严重的旱情继续恶化。
  
  气象学家已经提出警告,未来两周内,美国玉米和大豆生产带至少有一半地区持续干旱,交易商已将美国玉米收成估算进一步调降8%-15%
  
  美国农业部长汤姆维尔萨克(TomVilsack)周三表示:“我每天都祈祷天气好转,现在我再多祈祷一次。”
  
  玉米价格昨日达到每蒲式耳8.16美元的创纪录水平,交易商认为,如果美国天气没有出现大幅好转,下月价格可能涨至9美元上方。(新华网)
  
  相关链接:国际农产品价格再上新台阶整体逼近2008年高点(证券时报)
  
  全球需求疲弱使得资金集中炒作供给受限的商品。恰逢当前全球粮食生产大国美国因大干旱而面临减产,在货币和干旱的双重推力下,全球农产品价格再上新台阶,整体逼近2008年高点。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在18日的电子盘中继续高歌猛进,玉米逼近8美元/蒲式耳,过去一个月累计上涨超过50%;小麦期价达到9.2美元/蒲式耳,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近40%;大豆期价站上17美元/蒲式耳,创下历史新高;豆粕期价则再次创下历史新高。
  
  本轮上涨主推动力就是美国持续数月的全国性天气炎热干旱少雨,导致整个农作物生长受到很大影响。上周美国农业部发布的7月报告显示,美国2012年大豆单产预估为40.5蒲式耳,预期为42.3蒲式耳,上月预估为43.9蒲式耳;新豆期末库存为1.3亿蒲式耳,预期为1.34亿蒲式耳,上月为1.4亿蒲式耳。美国2012年玉米单产预估为146蒲式耳,预期为154.1蒲式耳,上月预估为166蒲式耳。这已经是近20年来少有的减产预期。
  
  由于持续的利多数据不断公布,包括大豆、玉米、小麦在内的国际农产品价格也节节攀升。而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资金也抓住了农产品的这一减产预期,借助基本面的配合大举进入到农产品期货市场,从而推动期货价格走高。
  
  “美国天气转好预期再度落空,导致农产品期货价格继续攀升。”银河期货分析师屈晓宁(博客,微博)认为,从远期天气来看,未来两周干燥天气仍难有大的改善,如在8月供需报告公布前,主产区仍难获得有效的降雨过程,那么大豆单产很可能要被调至40蒲式耳下方。这样来看,美盘受天气影响出现连续上涨行情,回调行情也需要天气方面的改善,否则近期的强势格局仍难改变。
  
  与此同时,印度的恶劣天气也越发引起市场人士的关注。印度农业部长SharadPawar近日表示,疲弱的季风对印度保持高粮食产量造成了挑战。到目前为止季风降水仍然比往年同期少23%。“夏季播种将持续到8月第一周,而农民仍然在焦急等待降雨。”
  
  强劲的国际农产品涨势,也使得国内看涨心态升温。从国家临时存储移库大豆竞价交易会情况来看,上半年频频出现流拍的局面已经不见了,成交均价上涨至4300/吨附近。719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拍卖的27万吨,全部成交,成交均价4293/吨。
  
  目前,下游农产品涨价已经暗流涌动。其中,食用油市场再次掀起一波涨价潮,鲁花花生油涨价15%、金龙鱼花生油涨价8%、福临门等品牌也有部分涨幅。3个月内,全国花生油涨幅达8%
  
  油脂企业压榨利润也开始由负转正。718日黑龙江国产大豆的压榨利润达到281元,而大连港(601880,股吧)和天津港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分别为201元和113元,压榨利润好转将促进油脂企业恢复开工,市场预计豆粕供应量也将逐步增大,后期将制约豆粕进一步上涨的空间。
  
  农产品下半年或继续走牛业界担心调控政策(上海金融报)
  
  周四,国内商品呈现普涨格局,而明星品种豆粕再次大放异彩,价格逼近前期高点。分析人士表示,在经济形势普遍不景气以及极端天气的影响下,商品市场资金正在持续看多农产品、看空工业品,这种趋势或将在下半年持续,未来农产品价格仍将有不小的增长空间。
  
  农产品期货上涨势头不减昨日,国内豆粕5月合约涨幅3.46%3524元,再度逼近周二创下的四年高点。除此之外,其他农产品期货也表现强劲。
  
  国内农产品的强势表现与全球农产品涨势基本相符。近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飙升,大豆、玉米、豆粕等都先后接近历史高点或突破历史新高,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方面是源于全球不利天气致农作物减产,一方面也由于国际资本对全球粮食市场的投注增加。
  
  据美国商品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披露的每周报告,在截至710日的一周内,对冲基金等投机机构持有的18种美国大宗商品期货与股权净多头合约数量环比增加8.9%105万份,自今年410日以来首次突破100万份关口,为连续第5周环比增长。
  
  而高盛则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表示,持续的干旱天气将导致美国玉米每英亩产量降至143.5蒲式耳,该预期低于政府给出的146蒲式耳。除此之外,高盛还上调了未来312个月玉米期价的预期,由每蒲式耳6.3美元提升至6.9美元。
  
  政府或不会限制价格上涨今年上半年以来,由于欧债危机再度深化以及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持续低迷,很多商品价格下跌20%以上,而农产品却始终坚挺。
  
  海通期货投资咨询部总经理陶金峰表示,本轮农产品期货牛市源于天气变化。去年年底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减产,最近美国近半的土地干旱严重,其中中西部农作物主产区情况最为糟糕。目前是美国大豆和玉米的关键生长期,美国新播大豆优良率又创下24年新低,干旱天气将导致美国大豆和玉米大幅减产。而根据机构预计,我国2012-2013年度大豆和玉米对外依存度分别为82%3.5%,所以大豆和玉米价格的内外联动性相对较高。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上半年,生猪存栏45526万头,同比增长3.5%;生猪出栏33837万头,增长5.6%.国内生猪存栏增加,加大了对豆粕、玉米等饲料的消费需求。此外,由于大豆等原料价格上涨,带动豆油、菜籽油、棕榈油等油脂价格上涨。
  
  陶金峰表示表示,目前业界更多的是担心调控政策的出台。“一般来说,政府比较关注油脂、猪肉等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农产品价格。但是,此次农产品价格上涨过程中,油脂涨价幅度不高,猪肉价格最近几周还在小幅下降。所以,政府应该不会因豆粕和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而出台调控政策。”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