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官员称虫灾对玉米产量影响有限
本报讯(记者裴会永)我国玉米主产区正在爆发蔓延的粘虫灾害,引发了市场对玉米下半年供给的担忧。
8月15日,吉林省公布该省共有562万亩农作物遭受粘虫侵害。同日,黑龙江省召开紧急防治三代粘虫现场会。辽宁省粘虫受灾面积已超过200万亩。最新消息称,河北省三代黏虫发生面积达到1000万亩左右。此外,虫灾在内蒙古部分地区也有发生。这些爆发粘虫灾害的地区,正在我国玉米主产区,其总产量超过了全国的1/3。其中吉林省玉米产量占全国玉米总产的15%左右。
8月15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将今年的玉米产量从上月预估数下调50万吨至1.97亿吨。这一数据较上年微增2.19%。国际市场更不乐观,美国农业部近期也大幅下调了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预期,并指出严重的旱情将进一步推高农作物的价格。
吉林省农委主任任克军认为,目前来看,虫灾对吉林省玉米整体产量影响有限。一是粘虫灾害正得到有效控制;二则今年吉林省新增玉米种植面积达400多万亩,预计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将保持稳定,甚至创出新高。
黑龙江省农委有关人士介绍,由于黑龙江省粘虫发生面积小,粘虫进入时,已是玉米结实之后,粘虫只是啃食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从全局看,对今年全省粮食生产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对农民会造成损失。
8月15日,东北农业大学专家赴双城市指导农民防治虫害。专家推荐药剂为触杀性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玉米专家王振华教授称,此类杀虫剂对人畜毒性较小、低残留,而此时喷撒农药玉米正处于生长期,等到成熟期后,农药不会影响粮食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