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百万奖励,只为正方大米返销金华
“东北大米的品质已经得到金华消费者认可,我们希望更多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东北自建基地,将优质东北大米运回金华。”金华市商务局(粮食局)粮食调控处处长胡双平说。
百万政府补贴,只为金华市民吃上好大米
浙中自古是粮仓,但现在金华市外购粮食比例已经超过2/3。这几年,东北大米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上升,每年进入金华市场的东北大米超过5万吨。东北大米得到认可,说明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在提高。不过,市场鱼龙混杂,像关注度比较高的五常大米,年产量也就百万吨,但全国销量达千万吨,掺假现象不言自明。
2003年开始,金华市一些涉农企业亲赴东北建立粮食生产基地,生产高品质东北大米返销金华。2013年,浙江天下正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转战吉林榆树,建立规模达上千亩的粮食生产基地。
作为政府,市商务局(粮食局)粮食调控处处长胡双平只关心一件事,如何确保金华人吃上在外地种植的好粮食?
在正方农业榆树大米生产基地建立的同年,即2013年开始,浙江省出台政策,对按规定运回浙江的优质粳稻给予补贴,金华市也制订了相应的政策,补贴资金总额高达数百万元。真正能享受补助政策的条件审核极为严格,如必须产自自建的粮食生产基地,质量须符合食品安全卫生标准,非自产或非当年产粳稻不能申领补贴。核查认定也设置了严密的程序,以确保政策补贴真正落实到为本市种出正宗、安全东北大米的生产经营企业上,而正方农业则是成为了享受政府补贴的返销大米中的佼佼者。
正方大米,享受政府补贴不容易
正方大米的东北基地在哪里?榆树五家村!隔着一条拉林河,这头是五家村,那头就是因米闻名的五常。“这里的水系、土质和五常没有两样。”侯唐家屯的村支部书记张权说,榆树是全国著名的“天下第一粮仓”,这里的气候非常适合谷类作物生长。2013年,浙江天下正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了该村95%的土地,建立水稻种植基地,并且在育秧、下种、收割的关键节点,天下正方农业公司董事长李永胜都会跑到五家村的种植基地,公司技术人员则天天不离田头。
正方米法水稻种植基地千亩水田全部采用人工插秧。这是为了保证秧苗的成活率,也是他们坚守古法种植的环节之一。采访中,李永胜屡次提到,他们从事一项“小而美”的事业——不盲目扩大规模,不一味追求高产,用金华带来的理念,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种出一年一季的高品质稻米。
好米源自好种。东北目前主要种有长粒香、超级稻、稻花香三个品种的稻谷,稻花香品种最好,尤其是稻花香二号口味更佳。于是,他们就选择了种子价格高于普通稻种一倍,产量只有超级稻一半的稻花香二号。这也让种植成本大增。
和江南收稻需要自然晾晒或机器烘干不同,按照东北的传统干燥工艺,稻花香二号收割后放在田里等霜降冻干,然后运回金华脱粒加工。这样,谷粒中保留一定的水分,使营养物质得到更好的保存,口感也更佳。
李永胜说,每一片土地都有自己的脾性,孕育了最适合这片土地生长的稻种,积累了最科学但可能很原始的方法,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坚守,把最原生态、最好吃的东北大米带给金华人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