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做“足疗”产出生态好大米

发布日期: 2016-12-15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粮油市场报
字号:
分享至:
    在很多景区往往有“亲亲鱼足疗按摩”之类的招牌,到底有没有效果,争议很多。而在农业领域,为水稻“足疗”的新种养模式已然兴起,并开始得到大力推广。12月9日,在上海海洋大学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华山论剑”。来自全国的稻田综合种养专家、企业齐聚一堂,交流种养模式,切磋“武艺”。从论坛上获悉,稻田养殖的生态大米一斤价格要超过10元,但受到很多消费者青睐。
  
  稻田“足疗”不是随便做稻田养殖都能养什么?鳖、蛙、鱼、蟹、虾、鸭等都十分常见。不过,相比传统种植业,稻田养殖在田间管理、种养模式、田间管理、投入品种种类和管理、产品营销等整个产业链的诸多环节上都有显著差别。
  
  专家表示,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就是要通过养殖各种经济水产动物如鱼类、虾蟹或甲鱼等帮助清除田间杂草和害虫,从而极大地减少乃至完全不施用农药,确保了农产品品质;借助鱼类粪便起到增肥、追肥效果,用真正的有机肥代替化肥,从而极大地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养了鱼虾,水稻还能长得好吗?专家表示,由于综合种养水稻栽培的植株间距更宽,采光和通风条件更好,不但不减产,还能稳产和增产。在论坛上,不同种养模式中的各色“按摩师”也前来展示助兴。除了常见的甲鱼、大闸蟹外,今年展出的产品中还有一些特殊的水产,比如石蛙、金鳅等。
  
  10多元一斤的“渔米”畅销除了水产品能产生经济效益,这种养殖模式下的大米也成了“黄金米”。因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很少甚至不用农药、化肥,通过共生的鱼类、鳖、蛙等混养的水产生物帮助除草、除虫,更符合有机大米的要求。据了解,目前市场上这种稻田生态大米普遍价格在10元/斤以上,十分畅销。
  
  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刘其根介绍:“这种生态大米,我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词叫‘渔米’,即稻与水产品综合种养生产的生态大米。除了有机,由于采光和通风条件更好,不但病虫害少,在稻米形成过程中特别是在大米的灌浆关键阶段其生长更好,因此颗粒更饱满,营养物质含量更高。”刘其根教授团队的研究表明,好的渔米千粒重比普通大米的千粒重甚至可以高出10%。
  
  大比武比的是技术创新本次评比,主要就是要比各家企业谁家的种养模式和技术更创新、更科学。论坛将对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和技术创新性进行评比,从种养模式的先进性、科学合理性和技术创新性以及产品质量和效应等方面进行评定。
  
  本次还直接对最终产品大米开展评比,比一比,谁家的模式生产出的大米品质更佳口感更好。
  
  上海海洋大学表示,举办本次论坛,一方面,为全国各地的种养企业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相互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同时,也建立一个产学研沟通交流的大平台,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搭建桥梁,企业及时向科研人员提出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性新问题,为科学研究提供新课题,科研人员可以尽己所能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也发布最新的研究成果,将之更快地传送给最需要技术的种养企业,使产学研对行业的发展产生更好的综合效应。
  
  相关链接
  
  “五常大米”助农致富的启示
  
  在一些粮食主产区,有的种田大户由于种粮效益下滑,甚至亏本赔钱,以致消极观望、减租退租。然而,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则是另一幅景象:大米已成当地支柱产业,很多农民通过种植大米实现了致富,甚至开始在一、二线城市购置房产。
  
  同样是种植粮食,为什么五常种出了“风景这边独好”?那就是政府长袖善舞,充分发挥了“有形之手”的作用:当地政府不仅申请“五常大米”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还花费1000多万元打造了水稻生产全流程监控的可追溯认证体系,一旦发现大米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具体种植户。他们通过航拍,把耕地划分到具体的承包人,连每个地块中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等含量都标注的一清二楚。在产品质量控制上,“五常大米”执行的标准,甚至比国家大米的标准还要高。正因为有着一套成熟体系,让“五常大米”的品质得到了有效维护。
  
  政府还把大量精力花在维护品牌形象上。一方面,为防止企业在五常大米中掺杂普通大米欺骗消费者,相关部门花了100多万元,从德国购买最先进的光谱检测设备,一旦发现掺混造假,便“一次性给它踢出整个溯源平台”;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农民更好销售,当地政府在主流电商平台开设了五常大米官方旗舰店,并在今年8月专门成立了网络打假部门,仅一个月,就在电商平台发现57起侵害“五常大米”商标权的线索。
  
  “五常大米”是服务农民的好榜样,给各级政府带来了积极的启示。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讲民生民富,不要把政府服务与市场力量对立起来,不是不要发挥政府的作用,而是对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服务民生服务发展上,固然各地情况不同,但“有形之手”、“无形之手”、“勤劳之手”缺一不可,只有同向发力,才能同频共振。
  
  比照“五常大米”助农致富的经验,不仅要有所启发,更要发现不足,加快形成组织形态优化、技术装备先进、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格局,做大做强粮食种植业,帮助农民更好致富。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