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圆走俏 糯米粉价格水涨船高

发布日期: 2016-02-24 00:00 浏览次数: 来源: 粮油市场报
字号:
分享至:
       作为猴年第一个团圆的节日,能在元宵节吃一碗滚烫的汤圆,对于国人来说这个节日才算过得圆圆满满。
   
       2月16日,粮油市场报记者在河南省郑州市多个大型超市采访发现,今年的汤圆销售异常火爆。三全、思念等著名品牌的专柜前,购买汤圆的顾客比肩接踵。超市促销人员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今年汤圆销售行情较好,几乎每天都会断货。”2月17日8时许,在郑州市英才街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园区门口的招聘处,应聘的人已经排起了长龙,10多辆印有“散装面粉运输转运车”的大卡车一字排在路边,园区内一片繁忙的景象。
       “传导效应”凸显 糯米粉量价齐增
   
       糯米是糯稻脱壳的米,我国南方称为糯米,北方则多称为江米,是人们经常食用的粮食之一。因其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糯米及糯米食品深受我国消费者喜爱。
   
       糯米在国内除食用零售外,主要用来制作糯米粉和酿酒。而糯米粉又可以制作汤圆、粽子等传统节令性食品。随着元宵节的临近,汤圆作为元宵节的“钦定”食品,当仁不让地担纲了这个节日的主角。
   
       作为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开拓者,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汤圆、粽子等食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重要的地位。“今年冬天遭遇极端天气,低温持续时间比较长,加之消费者对三全汤圆新产品比较认可,从元旦至今,虽然工厂在满负荷生产,但一直处于断货状态。”三全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负责人表示。
       汤圆热销的“传导效应”,迅速扩散到上游的糯米及糯米粉市场。作为制作汤圆的主要原料,糯米粉市场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糯米价格主要受上期结余、本年种植面积及亩产、稻谷收购期的天气情况、进口糯米数量、资本介入程度等因素影响。2015~2016年,进口越南籼糯受政策影响,进口量大幅下降,国内糯米价格上行,随着春节期间需求的增加,价格提升较快,目前行情已超2015年同期400~500元/吨,糯米粉价格也水涨船高。”三全食品质量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三全现有以糯米粉为原料的速冻食品如汤圆、芝麻球、南瓜饼、地瓜丸、脆皮香蕉等,每年糯米粉用量达到了7万吨,汤圆用糯米粉数量约为6万吨。
   
       思念食品相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稳中有升,旺季全国工厂糯米粉使用近4万吨,从当前情况看,以糯米粉为原料的速冻食品占比较大,全年糯米粉用量约5万吨。”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工、土地及农资价格上涨,糯稻的种植成本也在逐年攀升。加上国家对大米进口有配额限制,国内糯米价格幅度有限,糯米粉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也无下行空间。
   
       糯米用途广泛 市场“钱”景无限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们的饮食观念不断革新。人们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更注重讲究营养搭配,讲究绿色环保,讲究文化内涵等。而糯米及糯米粉食品如汤圆、粽子等,因具有明显的传统文化内涵,被商家巧妙地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节日食品”的经济效应被无限放大。
       此外,以糯米及糯米粉为原料制作的米酒、麻团、芝麻球、南瓜饼、脆皮香蕉等食品,因品种丰富,能适合不同消费人群的口味,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
   
       从糯米消费看,糯米不仅是糯米食品的原料,也是书画装裱的原材料。糯米粉作为糯米加工的主要产品,近年来市场发展迅速。据了解,糯米粉市场按销售对象可以分为工业原料粉市场和民用粉市场,当前市场比例大概为7∶3,预计工业用糯米粉产业全国市场价值可达400~1000亿元。此外,以糯米为原料的黄酒,在国内外也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糯稻属于小品种农作物,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由于缺乏政策托底,供需完全由市场说了算,糯稻价格、种植数量、农民收益等随市场行情波动较大。在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低价的拖累下,2009年部分主产区种植面积下降了40%以上。2010年,糯米价格有所回暖,2011年糯稻就增加了20%的种植面积,形成了糯稻产业的“蛛网效应”。
   
       但随着速冻食品企业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也得到了快速提升。汤圆、粽子等糯米食品因具有较强的季节性特征,消费者对货龄期要求越来越短,旺季单位时间段内对糯米粉的需求显著增加,糯米粉市场的缺口逐渐拉大。
   
       在去年元宵节后的一项调查中,有45.67%的消费者表示其他时间也会购买少量汤圆,有13%左右的消费者表示会经常购买。随着汤圆、粽子等“节日食品”去节日化步伐加快,加上工业用糯米数量的增加,预计糯米用量增长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