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大米打出品牌 观光带来收益
小暑前后,长白山下海兰江畔稻田中,习习凉风吹着稻苗起舞。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就位于这片被称为“平岗绿洲”的地方。
近年来,光东村靠着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大米品牌”闯市场,发展观光农业聚游客,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村集体经济逐渐增强。过去的贫困村正在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
插秧间隙,光东村村民金君介绍,海兰江畔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水稻,口感好、营养高,然而过去一些年村民没有品牌意识,好米卖不上好价,光东村也是贫困村。
认清症结,光东村围绕“大米品牌”做起文章,很快就在市场上闯出名堂。“这是‘吗西达’牌大米,还有杂粮。”在光东村村委会,金君指着桌子上包装精美的十几款产品一一介绍。
在每个包装盒上都印着相同的一句话,“亲,‘吗西达’就是‘很好吃’的意思”。如今,“吗西达”品牌不仅在网上卖得好,还远销到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去年,光东村生产水稻1000多吨,还未上市就被大量订购。不仅卖得快,价格也在涨。像“吗西达”有机大米,一斤从原来的6元多涨到去年的7元多。金君算了一笔账,虽然看上去一斤涨1块钱并不多,但按照1000吨来计算,就是笔可观的收入。
在光东村采访水稻种植时,正好遇到几辆旅游大巴驶入村中,近百名游客在导游带领下进村参观。绿葱葱的稻田边,游客拍照留念,有的问起水稻种植的相关知识。参观完水稻种植园,游客来到村中欣赏朝鲜族歌舞表演,随着《红太阳照边疆》等经典歌曲响起,一些游客随着节拍起舞。
光东村800多人口中朝鲜族人口占98%,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村庄,村里房屋灰瓦白墙,街道干净。依托民族特色和农业景观,光东村大力推进休闲观光旅游,不断尝到旅游带来的甜头。
“每年七八月间,站在稻田里一眼望去全是绿色,很多人在这里拍婚纱照。”东城镇党委书记黄南哲说。光东村还根据游客需求,丰富旅游项目,除了观看朝鲜族民俗表演,品尝朝鲜族美食,游客晚上还能在村里住宿。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光东村重要收入来源,去年“十一”当天就接待2000多名游客参观,全年游客20多万人次。村里的农家旅馆也增加到60多家。一些上了年纪的朝鲜族村民光靠文艺表演,一年也能增收2000元左右。
近年来,光东村靠着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大米品牌”闯市场,发展观光农业聚游客,村民腰包越来越鼓,村集体经济逐渐增强。过去的贫困村正在变成远近闻名的富裕村、生态村。
插秧间隙,光东村村民金君介绍,海兰江畔土地肥沃,特别适合种植水稻,口感好、营养高,然而过去一些年村民没有品牌意识,好米卖不上好价,光东村也是贫困村。
认清症结,光东村围绕“大米品牌”做起文章,很快就在市场上闯出名堂。“这是‘吗西达’牌大米,还有杂粮。”在光东村村委会,金君指着桌子上包装精美的十几款产品一一介绍。
在每个包装盒上都印着相同的一句话,“亲,‘吗西达’就是‘很好吃’的意思”。如今,“吗西达”品牌不仅在网上卖得好,还远销到日本、韩国等海外市场。
去年,光东村生产水稻1000多吨,还未上市就被大量订购。不仅卖得快,价格也在涨。像“吗西达”有机大米,一斤从原来的6元多涨到去年的7元多。金君算了一笔账,虽然看上去一斤涨1块钱并不多,但按照1000吨来计算,就是笔可观的收入。
在光东村采访水稻种植时,正好遇到几辆旅游大巴驶入村中,近百名游客在导游带领下进村参观。绿葱葱的稻田边,游客拍照留念,有的问起水稻种植的相关知识。参观完水稻种植园,游客来到村中欣赏朝鲜族歌舞表演,随着《红太阳照边疆》等经典歌曲响起,一些游客随着节拍起舞。
光东村800多人口中朝鲜族人口占98%,是一个典型的朝鲜族村庄,村里房屋灰瓦白墙,街道干净。依托民族特色和农业景观,光东村大力推进休闲观光旅游,不断尝到旅游带来的甜头。
“每年七八月间,站在稻田里一眼望去全是绿色,很多人在这里拍婚纱照。”东城镇党委书记黄南哲说。光东村还根据游客需求,丰富旅游项目,除了观看朝鲜族民俗表演,品尝朝鲜族美食,游客晚上还能在村里住宿。
如今,旅游已经成为光东村重要收入来源,去年“十一”当天就接待2000多名游客参观,全年游客20多万人次。村里的农家旅馆也增加到60多家。一些上了年纪的朝鲜族村民光靠文艺表演,一年也能增收2000元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