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静·净
在福州市举办的“最美家训”评选活动中,一条“敬、静、净”的家训高票当选。评委们及广大读者一致认为,这条只有三个字的家训惜墨如金、字字珠玑,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揭示了最美家训的真谛。一个以“敬、静、净”为美德的家庭必然家和业兴,一个以“敬、静、净”为追求的民族必然兴旺发达。
敬,即恭敬、敬畏。世上正人君子者,皆有敬畏之心;千夫所指者,皆缺敬畏之心。一切罪恶,皆从无所敬畏起始。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敬畏天命,就是敬畏自然运行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敬畏大人,就是敬畏父母、长辈、先贤和有道德学问及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敬畏圣人之言,就是敬畏历代具有高尚道德、引领社会前行的政治领袖所言,从阅读经典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砥砺自己的品行和操守。
古人很懂得自律,那时的书生们因敬仰诸子先师,读圣贤之书前要焚香沐浴,信徒们则以“头上三尺有神明”的信念警示自己,从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时至今日,人类告别了封建迷信,懂得了尊重科学,但科学是有着自身规律的,人们的行为依然要靠道德和法律约束。18世纪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有两样东西是他思之越久而越敬畏的——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这就是为世人传诵的“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只有仰望星空,才能不断追求“生命自觉”,努力攀登生命的高峰;只有心存道德律令,才能“止于至善”,战胜诱惑,使自己变得纯粹而高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常怀敬畏之心,要敬畏权力、秉公用权;要敬畏法律、依法办事;要敬畏规律、遵循规律;更要敬畏人民、甘为赤子。“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党员干部品质优劣、工作得失,群众最有发言权。只有敬畏群众,才能以公仆之心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能以律己之心克服私欲贪念,不做有损于群众利益的事情;才能以虔诚之心对待群众,尊重群众的创造精神,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心存“敬畏”二字,发出的是警醒,摈弃的是任性,散发的是拼搏,催生的是作为,成就的是事业。
静,即清静、沉静。关于静的哲思哲理,古代圣贤先哲有许多精妙的议论。老子说:万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纷繁万物回归根本就是静,只有静才能回归生命本源。诸葛亮有“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八字告诫,说明人的理想和追求与宁静是密切关联的。梁代学者陶弘景则曰:“静者寿,躁者夭。”意谓心静的人长寿,浮躁的人短命。他长年隐居山中,心灵的安宁平和使他活了80多岁,这在当时算是长寿了。古人把安于清静、甘于寂寞作为成事之本是颇有道理的。淬火磨剑、精武练剑,离不开静心;著书立说,科学探索,离不开静心;甚至学点小手艺,练点小技法,也离不开静心。现实生活中,一些人本来生性聪慧,条件不错,可为什么屡屡与成功无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患了“浮躁病”。心不静,则神不定;神不定,则力不聚,自然难以办成一件事。实践证明,一个人心浮气躁,惑于时尚,蔽于积习,就容易舍本求末,搞沙滩造楼之举,干“买椟还珠”之事;就容易弃正求邪,打肿脸充胖子,信奉“揠苗助长”的投机哲学。这样的人生,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空有其表,到头来一无所获。
关于宁静的种种好处,古人似乎都讲到了,而在当今的情势下,宁静更是一种修养、一种追求。作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一要静下心来多读一点书。著名学者郑振铎说:“余素志恬淡,于人世间名利视之蔑如;独于书,则每具患得患失之心。”远离热闹,少点应酬,忙里偷闲多读点书,有益于提高素质、愉悦身心,何乐而不为呢?二要静心多一点思考。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思想这个精灵与喧嚣无缘,唯有心静才能悟出真谛。“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这是事业成功的秘籍,也是人生修养的要则,长期坚持,必有好处。三要静心干一番事业。宋代程颢《秋日偶成》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中观“动”也许更加敏锐,如同暗夜可观微弱萤虫。“日理万机”固然可敬,闲庭踱步做些长远的战略思考也不可或缺。养一点静气,多一点耐心,能使我们心态更从容,人生更行稳致远。
净,即干净、纯净。在当今时代,寻找一块远离喧嚣尘世的净土,是许多人心中的向往。净土在哪里?有人说在山野清风徐来的地方,在远离大城市的山乡僻壤之处,在香烟袅绕的寺院庙堂里面。而依笔者之见,净土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丰子恺有言:“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只要不忘初心,不改初衷,追求做人的高尚和纯洁,就不会在滚滚洪流中迷失自我,导致良心萎缩、野心滋长、道德堕落、物欲横流,而永葆做人的干净与纯真。
对于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干净是一种本色、一种操守、一种追求,是领导干部的执政之德、为官之本。干净的内涵很丰富,首先是思想要干净。要通过思想修养,排除杂念,牢固筑起一道抵御各种歪理邪说和腐朽思想侵蚀的坚固防线。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在“糖衣炮弹”和“酒绿灯红”中打败仗、犯错误,甚至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放松了思想警惕,模糊了是非界限,让一些有害的东西占据了头脑。恰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思想上的腐朽是导致腐化变质的开始。其次是用权要干净。党员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谋利益是领导干部行使职权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抱着升官发财的目的,带着权钱交易的念头来行使权力,就必然会走向自我毁灭。强调用权的干净,就是要时刻牢记责任,廉洁用权、秉公用权、谨慎用权,在监督下用权,让权力给人民和社会带来福祉。再次是生活要干净。在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中,曾经有三句话,叫做“政治上跟党走,经济上不伸手,生活上不丢丑”,这最后一句讲的就是生活上要干净,即不奢靡、不堕落,不追求荣华富贵,不贪恋金钱美色,守着自家“一口井”过日子。要做到生活干净,一要慎独,做到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恪守道德信念,洁身自爱。二要慎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管住念头,管住小节,守住行为操守底线。三要慎友,多交诤友、挚友,不交利益之友,不与小人为友。只有做到思想、用权、生活诸方面都干净,才能不为任何利诱所惑,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敬、静、净”是一条最美家训,又何尝不是一条言简意赅的官箴呢?以此为座右铭,经常对照检查、躬身践行,坚持不辍,方能使我们心存定力、昂然前行,不断谱写人生与事业的华美乐章。(向贤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