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在中国,提到鼎鼎大名的股神沃伦·巴菲特没有人不知道,今天要讲的这本书,写的是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出书的时候,巴菲特极力推荐,他说,这是一本真正的宝典,我遇人无数,从来没有遇到过像查理这样聪明的人。查理的思想被认为最应该推销给企业家、老板。我不是老板,我只是个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然而读到这本书,吸收这位最睿智最勤奋的长者的智慧是我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
每个人都盼望成功,盼望一个出色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的思路是,去努力,去追求,去赶超别人,但是很少有人会考虑怎么样去过痛苦和失败的人生,这就是芒格的智慧。他告诉我们,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一个人只要懂得妒忌、怨恨、反复无常、意志消沉,保证可以轻松的拥有悲惨一生。有些人会问,这不是南辕北辙了吗?对呀,你知道了什么是错的,自然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了。曾经有年轻人问芒格,怎么样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他回答说:“别乱穿马路,别吸毒,别染上艾滋病。”乍一听觉得他的回答只是开玩笑,但是仔细想来,因为吸毒而毁掉一生的明星还少吗?生活上的绝大多数成功来自于避免这些错误。朝着这个方向,芒格告诉我们,想要幸福吗?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在工作当中,同样,虚伪、不专业和言而无信会让你大跌跟头,那么,就反着做。
如果有人告诉你,我有一套理论教给你,你学会以后就不会被人骗,你会学习吗?你肯定觉得这就是个骗子。按照查理的逆向思维理论,我们想要不被欺骗,首先要学会大脑是怎样欺骗误导我们的。他提出了25种误判心理倾向,解释了人为什么会犯错。我早就对社会认同倾向这种思维错误非常感兴趣,他指出,我们进行是非判断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别人是怎么想的,我们看到别人做某件事,就会觉得这样做是有道理的,这种现象在青少年当中比比皆是。在我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经历过青少年的从众心理,俗话说的“有样学样”。大多数家有儿女的父母都有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但总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绞尽脑汁去沟通去找问题,其实很显而易见的,年轻人最尊重的是他们的同龄人,最喜欢效仿的也是同龄人,而不是父母或者其他成年人,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控制他们交往朋友的质量是更加明智的做法。另外,人们也会受到他人不行动的误导,使人认为不行动是正确的,像是典型的旁观者效应,从几年前引起全国道德与体制争论的“小悦悦事件”到去年北京的“和颐酒店”事件都历历在目,所以另一个值得掌握的技能,就是学会如何在其他人犯错的时候不以他们为榜样。
看这本书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只花了几天时间,却阅读了别人一生的思想精华和人生体验。大道至简,人生之道没有那么复杂,他把所有事情说的如此清楚,然而做不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就看读者自己了。学习如何逆向思考,如何判断人的心理误区给了我新鲜独特的视角,让我有自我之智去了解世界,有心灵之明来了解自己。芒格时常说,我的剑留给能够挥舞他的人,希望每位读到这本书的读者都能够成为幸运的剑客。

